【苦其心志出自哪】“苦其心志”是一句常被引用的古文短语,它来源于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孟子的著作。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个人意志和品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一、
“苦其心志”出自《孟子·告子下》篇,原文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上天要赋予一个人重大责任时,首先会让他在内心上经历磨难,在身体上承受劳累,以此来锻炼他的意志和能力。
该句强调了“逆境成才”的思想,即只有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炼,人才能具备承担重任的能力。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苦其心志 |
| 出处 | 《孟子·告子下》 |
| 原文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 含义 | 在内心上经受磨难,以锻炼意志和能力 |
| 思想内涵 | 强调“逆境成才”,重视精神与意志的锤炼 |
| 文化影响 | 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常用于激励人们面对困难 |
三、结语
“苦其心志”不仅是古代先贤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总结,也是现代人在面对挑战时可以借鉴的精神力量。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内心的磨砺,而非外在的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