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是什么朝代】后晋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权,属于五代之一。它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在五代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将从后晋的建立、统治者、历史地位等方面进行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基本信息。
一、后晋简介
后晋是五代中的第二个朝代,由石敬瑭建立,定都于洛阳(今河南洛阳)。后晋的建立与契丹(辽国)有密切关系,石敬瑭为了获得支持,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换取了军事援助,最终成功称帝。
后晋共历两帝,历时12年(936年—947年),最终被辽国所灭,随后进入后汉时期。
二、后晋主要信息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朝代名称 | 后晋 |
| 建立时间 | 936年 |
| 灭亡时间 | 947年 |
| 建立者 | 石敬瑭 |
| 统治者 | 石敬瑭、石重贵 |
| 都城 | 洛阳(今河南洛阳) |
| 存在时间 | 12年 |
| 所属时期 | 五代十国 |
| 历史地位 | 五代之一,与契丹关系密切 |
| 特点 | 割让燕云十六州,依赖契丹力量 |
三、后晋的历史背景
后晋的建立源于唐末藩镇割据后的混乱局面。石敬瑭原为河东节度使,在李嗣源死后,因与李从珂产生矛盾,遂联合契丹势力对抗后唐。936年,石敬瑭在契丹支持下攻入洛阳,建立后晋。
然而,后晋的统治并不稳固,尤其是第二位皇帝石重贵继位后,拒绝向契丹称臣,导致契丹出兵南下,最终灭亡后晋。
四、后晋的影响
后晋虽短暂,但其历史影响深远:
- 与契丹的关系:后晋与契丹的联盟和冲突,为后来宋朝与辽国的对峙埋下伏笔。
- 燕云十六州的丧失:这一地区长期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直至明朝才重新收复。
- 五代格局的延续:后晋的灭亡标志着五代时期的进一步动荡,也为后汉、后周等政权的崛起铺平道路。
五、结语
后晋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政权,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它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也揭示了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深刻互动。通过了解后晋,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历史上的这段动荡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