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陈寔传】《后汉书·陈寔传》是记载东汉时期名士陈寔生平事迹的重要篇章,出自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陈寔(字仲弓),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士人、政治家和道德楷模,以其清廉正直、德行高尚而闻名于世。他不仅在地方任职期间以仁政著称,还因其品行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被后人尊为“贤者”。
一、
陈寔出身寒微,但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尤其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他在仕途上历任太丘长、司空等职,始终秉持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原则。他主张以德治国,提倡教化民众,反对苛政,深受百姓爱戴。
在社会动荡、宦官专权的东汉末年,陈寔虽身处乱世,仍坚持操守,不与权贵同流合污。他为人谦逊有礼,乐于助人,常以身作则,教育子孙后代以诚待人、以德立身。他的行为对当时的士人阶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一代宗师”。
二、关键信息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人物 | 陈寔(字仲弓) |
| 朝代 | 东汉 |
| 出处 | 《后汉书·陈寔传》 |
| 身份 | 士人、官员、道德楷模 |
| 主要官职 | 太丘长、司空 |
| 性格特点 | 谦逊、正直、仁爱、重德 |
| 治国理念 | 以德治国、教化百姓 |
| 历史评价 | “贤者”、“一代宗师” |
| 影响 | 影响士人风气,树立道德典范 |
三、结语
《后汉书·陈寔传》不仅是对陈寔个人生平的记录,更是对东汉末年士人精神风貌的深刻反映。陈寔的一生体现了儒家理想中的君子形象,其品德与行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了解陈寔的事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士人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坚守本心、追求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