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出处】一、
“君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一句出自古代典籍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句话最早见于《诗经》,后被儒家思想广泛引用,成为修身立德的重要理念之一。
该成语强调了君子在面对责任和使命时应有的态度——时刻保持警觉,谨慎行事,避免因疏忽而造成严重后果。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慎独”与“敬畏”的精神内涵。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其出处与含义,以下将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全称 | 君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 出处原文 |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 出处文献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 |
| 原文解释 |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像踩在薄冰上一样小心 |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做事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错或犯错 |
| 文化意义 | 强调君子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自我约束,体现儒家“慎独”思想 |
| 后世引用 | 被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多次引用,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标准 |
| 相关成语 | 如临深渊、谨言慎行、小心翼翼 |
三、结语
“君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更是对道德操守的深刻要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选择与社会责任时,应始终保持敬畏之心,以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