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出多少篇】《尚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相传为孔子整理编纂。然而,在流传过程中,《尚书》出现了“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的不同版本,两者在篇数和内容上存在差异。本文将对这两种版本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它们的异同。
一、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的背景
“今文尚书”指的是以汉代通行文字书写的《尚书》版本,共29篇,被认为是较早传世的版本。而“古文尚书”则是指在汉代发现的一种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尚书》版本,据传为孔安国所献,但后来被怀疑为后人伪造。
由于两者的文本来源不同,导致在内容和篇数上存在明显差异。历史上关于“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直到清代学者阎若璩等人对其进行了系统考辨,最终确认其为伪书。
二、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的篇数对比
根据传统记载和学术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今文尚书:共29篇
- 古文尚书:原本有58篇,但其中33篇被认为是后人伪造,因此实际可考的为25篇(包括今文尚书的29篇中的一部分)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古文尚书的原始篇数为100篇左右,但这些内容大多失传或被怀疑为伪作。
三、总结与对比
| 项目 | 今文尚书 | 古文尚书 |
| 篇数 | 29篇 | 原本约100篇,现存约25篇(含部分今文) |
| 文字 | 汉代通行文字 | 先秦古文字 |
| 来源 | 孔子整理,汉代流传 | 汉代孔安国献出,后被质疑为伪书 |
| 内容 | 真实性较高 | 多数内容被认定为后人伪造 |
| 流传情况 | 一直作为正统经典 | 后期被逐步否定 |
四、结论
从篇数上看,古文尚书原本比今文尚书多出许多篇,但由于其中大量内容被怀疑为伪作,实际可考的篇数反而不如今文尚书。因此,虽然古文尚书在数量上更多,但在学术价值和可信度上远不及今文尚书。
总的来说,古文尚书的“多出”是相对于其原始版本而言的,而非当前流传版本。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今文尚书更接近《尚书》的原始面貌,而古文尚书则多为后人附会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