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籴是什么意思啊】“籴”是一个汉字,读音为 d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古代文献和一些特定语境中仍有使用。很多人看到这个词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它的具体含义。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解释“籴”的意思,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基本释义
“籴”字的本义是 买进粮食,与“粜”(卖出粮食)相对。在古代,粮食买卖是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籴”常用于描述购买粮食的行为。
例如:
- “官府设仓,以资民食,有余则粜,不足则籴。”
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府设立粮仓,用来供给百姓粮食,多余的就卖出,不够的就买入。
二、引申义
除了本义外,“籴”在不同语境下还有以下几种引申含义:
类型 | 含义 | 示例 |
经济行为 | 指购买粮食,或泛指购买商品 | “商人赴市籴粮,以备冬日之需。” |
政治制度 | 在古代,政府有时会通过“籴”来调控粮价 | “朝廷设法籴粮,以防饥荒。” |
文化象征 | 在诗词中,“籴”常用来表达对民生的关注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虽未直接用“籴”,但反映了对粮食供应的关注。 |
三、与其他字的区别
字 | 含义 | 对应关系 |
籴 | 买入粮食 | 与“粜”相对 |
粜 | 卖出粮食 | 与“籴”相对 |
购 | 一般性购买 | 不特指粮食 |
买 | 通用购买 | 用途广泛 |
四、现代使用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籴”已经很少单独使用,多出现在古文阅读或历史研究中。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买粮”、“购粮”等更通俗的表达方式。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dí |
基本含义 | 买入粮食 |
引申含义 | 经济行为、政治调控、文化象征 |
与“粜”关系 | 对立关系,表示买与卖 |
现代使用 | 较少,多见于古文或学术语境 |
常见搭配 | 籴粮、籴米、籴谷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籴”虽然不常出现在日常对话中,但在了解古代经济、文化以及阅读古籍时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你在阅读古文或相关资料时遇到这个字,可以结合上下文判断其具体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