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古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含义丰富的词语。例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的句子中的“且”,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字词。
这句话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关于春秋时期晋国与秦国之间的一段历史记载。原文的大意是:“因为他在晋国时没有以应有的礼仪对待我,同时又对楚国有二心。”这里的“且”字,在句中起到连接两个并列成分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并且”或“而且”。
从语法角度来看,“且”在这里是一个连词,用于加强语气,表示前后两个事实之间的递进关系。前半句讲的是“无礼于晋”,即对晋国不礼貌;后半句说的是“贰于楚”,即对楚国怀有二心,不忠。两者相加,说明了某人行为上的双重错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且”在古文中还有其他用法,比如表示“尚且”、“暂且”等,但在本句中显然不是这种意思。因此,结合上下文分析,这里的“且”应理解为“并且”。
此外,这句话的结构也体现出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并列句式,通过“且”来连接两个原因,使整个句子逻辑更加清晰、表达更加有力。
总的来说,“且”在“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作用是连接两个并列的原因,强调了事件的复杂性和人物行为的不当之处。理解这一词语的准确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整句话乃至整段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