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绝命诗有什么典故】谭嗣同是清末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身份被清廷处决。临刑前,他曾写下一首绝命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牺牲的无畏。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
一、谭嗣同绝命诗原文
谭嗣同在临刑前写下的诗作如下: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我自横眉向冷眼,
> 人间多少不平事!
这四句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谭嗣同在面对死亡时的坚定与从容。
二、诗中典故解析
以下是对该诗中所用典故的总结分析:
| 诗句 | 典故出处 | 典故含义 | 谭嗣同引用目的 |
| 望门投止思张俭 | 《后汉书·张俭传》 | 张俭因弹劾权贵遭迫害,逃亡途中百姓纷纷收留他,体现了民间对正直之人的支持。 | 表达对民间正义力量的期待,希望有人能继续推动改革。 |
| 忍死须臾待杜根 | 《后汉书·杜根传》 | 杜根曾因上书直言被贬,后隐居山林,等待时机再出。 | 表示自己虽面临死亡,但仍在等待变革的机会,不愿放弃理想。 |
| 我自横眉向冷眼 | 出自鲁迅《自嘲》 | “横眉冷对千夫指”意为面对敌对势力毫不退缩。 | 谭嗣同以此表达自己面对死亡时的坚定与不屈。 |
| 人间多少不平事 | 无明确出处,属化用 | 指社会上的不公与压迫。 |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望。 |
三、总结
谭嗣同的绝命诗虽然只有四句,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情感色彩。通过引用古代名士的事迹,他既表达了对改革理想的坚持,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这些典故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让后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他的精神世界。
他的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激励着后来的仁人志士不断追求真理与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