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三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许多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其中,“三”字作为常见的数字,在成语中出现频率较高,常用来表示“多”或“多次”的意思。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常见的带有“三”字的四字成语,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查阅。
一、常见带“三”的四字成语总结
1. 三三两两:形容人或事物数量不多,零零散散的样子。
2. 三顾茅庐: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
3. 三心二意:形容心思不专一,犹豫不决。
4. 三令五申:多次命令和告诫,强调反复叮嘱。
5. 三思而行:做事前要仔细思考,不要轻率决定。
6. 三生有幸:形容非常幸运,难得的机会。
7. 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谨慎,不轻易开口。
8. 三从四德:旧时对女性的行为规范,现多用于历史背景介绍。
9. 三教九流:泛指各种宗教和学术流派,也指社会上各种人物。
10. 三五成群:形容人多,聚集在一起。
11. 三头六臂:比喻本领高强,能力非凡。
12.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不幸的事情。
13. 三句不离本行:指说话总离不开自己的专业领域。
14. 三朝五日:指时间不长,不久之后。
15. 三三两两:与前面重复,也可理解为人数不多。
二、带“三”的四字成语汇总表
| 成语 | 含义解释 |
| 三三两两 | 人或物数量不多,零散分布 |
| 三顾茅庐 | 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 |
| 三心二意 | 心思不专一,犹豫不定 |
| 三令五申 | 多次命令和告诫 |
| 三思而行 | 做事前要反复考虑 |
| 三生有幸 | 非常幸运 |
| 三缄其口 | 不轻易说话,保持沉默 |
| 三从四德 | 旧时对女性的行为规范 |
| 三教九流 | 各种宗教和学派,泛指社会各阶层 |
| 三五成群 | 人多聚集在一起 |
| 三头六臂 | 比喻能力强,本领高超 |
| 三长两短 | 指意外的不幸事件 |
| 三句不离本行 | 说话总围绕自己的专业领域 |
| 三朝五日 | 时间不长,不久之后 |
以上是部分常见的带有“三”字的四字成语,它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历史典故中。了解这些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文化的深厚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