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摇大摆的意思】“大摇大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走路或行为时态度傲慢、不拘小节,显得非常得意或自以为是。这个成语不仅带有动作描写,还隐含了说话者对这种行为的某种看法,可能是批评,也可能是中性描述。
以下是对“大摇大摆”的详细解释和用法总结:
一、词语解释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大摇大摆 |
| 拼音 | dà yáo dà bǎi |
| 注音 | ㄉㄚˋ ㄧㄠˊ ㄉㄚˋ ㄅㄞˇ |
| 词性 | 动词 / 形容词(常作状语) |
| 含义 | 形容走路时姿态傲慢、自得,或行为张扬、不拘小节。 |
| 用法 | 常用于描述人走路、行为或态度,带有贬义或中性色彩。 |
二、来源与出处
“大摇大摆”最早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常见于小说、戏曲等语言中,用来形容人物神气活现、趾高气昂的样子。虽然没有明确的典籍记载其具体出处,但这一表达在民间广泛流传,已成为常用成语。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举例 |
| 描述走路姿势 | 他穿着西装,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会议室。 |
| 表达态度傲慢 | 她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仿佛自己是这里的主人。 |
| 批评他人行为 | 他总是大摇大摆地讲话,让人觉得不够尊重别人。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踌躇满志、趾高气扬、洋洋得意 |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谨小慎微、低眉顺眼 |
五、注意事项
- “大摇大摆”多用于口语或书面语中,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过度使用,以免显得不礼貌。
- 该成语强调的是“姿态”和“态度”,而非单纯的行走方式。
六、总结
“大摇大摆”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行动或表现上显得自信、骄傲甚至有些轻浮。它不仅描述了外在的动作,也反映了内在的心态。在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也需根据场合选择是否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