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字什么自称什么】杜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在了解杜甫时,除了他的诗歌成就外,还常有人好奇:杜甫的“字”是什么?他是否曾以某种方式自称?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答案。
一、杜甫的“字”
杜甫的“字”是“子美”。在中国古代,文人通常有“名”和“字”,用于不同场合的称呼。其中,“名”多为长辈所用,而“字”则用于同辈或晚辈之间的称呼,表示尊重。
杜甫,名甫,字子美,出自《论语·雍也》中的“子美”,意为“美好的儿子”,寓意美好、正直。这一名字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文化修养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二、杜甫的自称
杜甫在诗文中常用“老夫”、“少陵野老”等自称,表达自己年长、漂泊、忧国忧民的形象。
1. “老夫”
这是杜甫晚年常用的自称,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其中“老夫”表现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自身境遇的无奈。
2. “少陵野老”
杜甫曾在长安城南的少陵地区居住过,因此自号“少陵野老”。这一称号不仅表明了他的居住地,也象征着他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心境。
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名 | 杜甫 |
| 字 | 子美 |
| 常用自称 | 老夫、少陵野老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杜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他的“字”与“自称”都反映出他的性格、经历以及对社会的关注。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位“诗圣”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