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床笏是什么意思】“满床笏”是一个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家庭中有多位子孙在朝廷为官,地位显赫。这个词语不仅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也体现了古代士族文化中的荣耀与家族传承。
一、
“满床笏”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赠友人》诗:“满床笏,满床金。”其中,“笏”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板子,象征着身份和权力。因此,“满床笏”原意是指家中摆满了官员使用的笏板,后引申为家中多子为官、家族显赫的意思。
在传统戏曲、文学作品中,“满床笏”常用来表现一个家庭的荣耀与富贵,尤其是那些世代为官、门第高贵的家庭。它不仅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家族荣誉的重视。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词语来源 | 出自唐代白居易《赠友人》诗:“满床笏,满床金。” |
| 字面含义 | “笏”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板子,象征身份与权力;“满床笏”指家中摆满笏板,表示子孙为官众多。 |
| 引申含义 | 家庭中多人在朝廷为官,家族显赫、地位尊贵。 |
| 文化意义 | 体现古代士族文化的荣耀与家族传承,强调门第与功名。 |
| 使用场景 | 常见于文学、戏曲、历史典故中,用于赞美或描述贵族家庭。 |
| 相关典故 | 《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也有类似表达,如“满堂儿郎,满床笏板”。 |
三、结语
“满床笏”不仅是对家族荣耀的一种形象化表达,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功名与门第的高度重视。虽然现代社会已不再以“笏”作为身份象征,但这一词语仍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在了解传统文化时加以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