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吐蕃传】《旧唐书》是五代时期后晋刘昫等人编纂的一部官修史书,其中《吐蕃传》是记载唐代与吐蕃关系的重要篇章。该篇主要叙述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及文化交往,反映了当时边疆地区的复杂局势和民族关系。以下是对《旧唐书·吐蕃传》内容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简要展示。
一、
《旧唐书·吐蕃传》详细记录了唐朝与吐蕃之间长达数百年的互动历史。吐蕃是青藏高原上的强大政权,自公元7世纪起逐渐崛起,成为唐朝西部边疆的主要对手之一。文章从唐初开始,讲述了吐蕃的兴起、与唐朝的多次战争、和亲政策、边境冲突以及双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文中提到的重要事件包括:
-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标志着唐蕃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唐朝与吐蕃在安西、河西走廊等地的反复争夺。
- 唐德宗时期吐蕃攻陷长安,引发唐朝对吐蕃的警惕。
- 后期唐朝与吐蕃虽有战事,但也有互市、通使等和平往来。
此外,《吐蕃传》还介绍了吐蕃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二、《旧唐书·吐蕃传》要点汇总表
| 项目 | 内容概要 |
| 出处 | 《旧唐书》卷一九七,列传第一四七 |
| 作者 | 后晋刘昫等编撰 |
| 成书时间 | 941年(五代后晋时期) |
| 主要内容 | 记载唐朝与吐蕃的政治、军事、外交关系 |
| 时间范围 | 从唐初至唐末(618–907年) |
| 关键人物 |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吐蕃赞普、唐朝皇帝(如太宗、玄宗、德宗等) |
| 重要事件 | • 文成公主入藏 • 吐蕃攻陷长安(763年) • 安西、河西之战 • 和亲、互市、通使等外交活动 |
| 历史意义 | 反映了唐与吐蕃长期的对抗与交流,是研究唐代边疆史的重要资料 |
| 特点 | 语言简练,叙事客观,侧重于政治与军事事件 |
三、结语
《旧唐书·吐蕃传》作为一部正史文献,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代与吐蕃关系的重要视角。它不仅记录了两国间的战争与冲突,也展现了双方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联系。通过此传,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唐代边疆政策的演变及其对周边民族的影响。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事件或人物,可结合《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进行对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