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原文及译文注解】《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一篇家书,全文短小精炼,语言朴实,寓意深远,旨在告诫儿子要修身养德、静心学习、珍惜时光。以下为《诫子书》的原文、译文及详细注解。
一、
《诫子书》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与人生智慧。文章强调了“静”与“俭”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内心宁静,才能专注于学业;只有生活节俭,才能培养品德。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进取,避免虚度光阴。
文中虽无华丽辞藻,但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二、原文、译文及注解对照表
| 原文 | 译文 | 注解 |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君子的行为准则,是以宁静来修养自身,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 “夫”:发语词,无实义。 “君子”:有德之人。 “静”:内心安静,不浮躁。 “俭”:生活节俭,不奢靡。 |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没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就无法明确志向;没有宁静的心态,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 “淡泊”:不追求功名利禄。 “明志”:明确自己的志向。 “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 |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 学习需要宁静的心境,才能增长才干。 | “夫”:发语词。 “学”:学习。 “才”:才能,能力。 |
| 是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因此,不学习就无法拓展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 | “是以”:因此。 “广才”:扩大才能。 “成学”:完成学业或成就学问。 |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放纵懒散就不能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修养性情。 | “淫慢”:放纵、懈怠。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急躁冒进。 “治性”:修养性情。 |
|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 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也逐渐消磨,最终如枯叶般凋零。 | “年与时驰”:年华随着时光飞逝。 “意与日去”:意志一天天消磨。 “枯落”:形容人老去、衰败。 |
| 多言多闻,不如守中。 | 多说多听,不如保持内心的平静。 | 此句可能为后人添加,或为对前文的补充。 “守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专注。 |
| 夫君子之行,本乎仁义,慎乎言行。 | 君子的行为,应以仁义为本,谨慎对待言行。 | 此句可能是后人增补,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三、结语
《诫子书》虽短,却蕴含丰富的哲理,不仅是对子女的教诲,更是对后世为人处世的指导。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都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节俭的生活方式,通过不断学习与自我修养,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重读此文,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