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具有教育性是谁提出来的】“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教育理念,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提出的。他强调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和人格的重要途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
在教育史上,“教学具有教育性”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它指出,教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教育功能。这一观点最早由赫尔巴特提出,他认为教育应当以道德为核心,教学过程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强调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即教学过程中必须渗透教育目的,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他的这一理论为后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二、表格展示
| 问题 | 答案 |
| “教学具有教育性”是谁提出来的 |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 |
| 提出时间 | 19世纪初(约1806年) |
| 所属学科 | 教育学、哲学 |
| 核心思想 | 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更应具有教育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 背景 | 受康德哲学影响,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
| 影响 | 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
三、延伸说明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因此,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知识层面,而应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主张将教学内容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
这一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开创性,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许多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设计都延续并发展了赫尔巴特的这一观点,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赫尔巴特的其他教育思想或相关教育理论,可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