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碜和寒伧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寒碜”和“寒伧”这两个词,它们在发音上非常相似,但含义却有所不同。很多人会混淆这两个词的用法,甚至误以为它们是同义词。其实,它们在语义、使用场景以及感情色彩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两个词的区别,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它们的不同之处。
一、词语解释
1. 寒碜
- 含义:原意是指冷清、凄凉,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显得贫穷、破旧、不体面、丢脸等。
- 感情色彩:多为贬义,带有轻视或嘲笑的意味。
- 常见用法:常用于口语,如“你这衣服真寒碜”。
2. 寒伧
- 含义:指简陋、粗糙、不讲究,有时也用来形容人说话做事不得体。
- 感情色彩:偏中性或略带贬义,但不如“寒碜”强烈。
- 常见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较正式的场合,如“他的举止很寒伧”。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 寒碜:源自古代汉语中的“寒惨”,后逐渐演变为现代口语中的“寒碜”,强调的是外在表现的落魄或尴尬。
- 寒伧:来源于“寒酸”或“寒素”,更侧重于内在品质的不足或外在形象的不雅,带有一定的文雅色彩。
三、使用场景对比
| 项目 | 寒碜 | 寒伧 |
| 词性 | 形容词 | 形容词 |
| 使用频率 | 高(口语常用) | 中(书面语较多) |
| 情感色彩 | 贬义,常含讽刺意味 | 中性或轻微贬义 |
| 常见搭配 | 寒碜的衣服、寒碜的场面 | 寒伧的举止、寒伧的言辞 |
| 表达重点 | 外在表现的丢脸、窘迫 | 内在品质或行为的不体面 |
四、举例说明
- 寒碜:
- “他穿了一身旧衣服去参加聚会,真是寒碜。”
- “这家店装修太寒碜了,根本不敢进去。”
- 寒伧:
- “他的谈吐有些寒伧,让人听了不舒服。”
- “她家的房子虽然不大,但布置得很讲究,一点也不寒伧。”
五、总结
“寒碜”和“寒伧”虽然发音相近,但含义和用法有明显不同。
- “寒碜”更偏向于对外在形象的否定,带有较强的贬义和讽刺意味;
- “寒伧”则更多用于描述行为或气质上的不体面,语气相对温和一些。
在实际使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避免混淆。
表格总结:
| 项目 | 寒碜 | 寒伧 |
| 含义 | 破旧、丢脸、不体面 | 简陋、不得体、不讲究 |
| 情感色彩 | 强烈贬义 | 中性或轻微贬义 |
| 使用场景 | 口语、日常交流 | 书面语、正式场合 |
| 表达重点 | 外在表现 | 内在品质或行为 |
| 例句 | “你这衣服真寒碜。” | “他的举止有点寒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