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在医疗实践中,高危药品因其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对其管理具有极高的重要性。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医院需建立并严格执行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该制度涵盖了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使用及监控等关键环节,确保每一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
一、高危药品的定义
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生剂量错误、配伍禁忌或操作不当,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的药物。主要包括:
- 高浓度电解质溶液(如10%氯化钾)
- 神经肌肉阻断剂(如维库溴铵)
- 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
- 胰岛素类药物
- 化疗药物
- 镇静镇痛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
二、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 管理环节 | 主要内容 |
| 采购与验收 | 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严格审核药品来源和资质;入库前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无破损、变质等情况。 |
| 储存管理 | 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设置专用药柜,标识清晰,实行双人双锁管理,防止误拿误用。 |
| 处方审核 | 医师开具高危药品处方时需注明适应症、剂量及用药时间,药师应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调配。 |
| 调配与发放 | 药房调配高危药品时应由两名药师共同核对,确保剂量准确;发放时向护士说明使用注意事项。 |
| 临床使用 | 护士在使用前再次核对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及患者信息,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
| 使用记录 | 使用后详细记录药品名称、剂量、使用时间和患者反应,纳入电子病历系统,便于追溯。 |
| 培训与教育 |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 监督与评估 | 医院定期对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持续改进管理流程。 |
三、管理要点总结
- 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岗位职责;
- 规范流程,避免人为失误;
- 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监管效率;
- 注重培训教育,提升专业水平;
- 建立反馈机制,持续优化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用药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是医院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