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诸东流是什么意思】“付诸东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努力、计划、资源等被白白浪费,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或结果。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某种行为或决策的无效性,强调事情的结果与初衷相悖。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付诸东流 |
拼音 | fù zhū dōng liú |
出处 |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无明确古籍出处 |
含义 | 形容努力、计划、资源等被白白浪费,毫无成效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宾语 |
近义词 | 白费力气、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
反义词 | 收获成果、事半功倍、卓有成效 |
二、详细解释
“付诸东流”字面意思是“投入东流的江河”,即像水一样流向远方,无法收回。引申为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失去了意义,最终归于虚无。
例如:
- 他花了几个月时间准备的项目,最后因为资金问题被取消,真是付诸东流。
- 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却因市场变化导致项目失败,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惋惜和批评意味,通常用于描述因决策失误、外部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的努力白费。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项目失败 | “这次方案虽然很好,但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最终还是付诸东流。” |
学习努力未果 | “他每天熬夜复习,但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真是付诸东流。” |
投资失利 | “这家公司投资了数百万,结果产品失败,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 |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误用:不要将“付诸东流”与“付之一笑”混淆,后者是“对某事漠不关心”的意思。
2. 语气正式:该成语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描述计划、努力、资源等的无效消耗,不适用于自然现象或客观事实。
五、结语
“付诸东流”是一个形象而富有警示意义的成语,提醒我们在做事时要谨慎规划,避免因错误决策或不可控因素而导致努力白费。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观点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