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开门见山成语故事

2025-11-18 16:46:53

问题描述:

开门见山成语故事,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8 16:46:53

开门见山成语故事】“开门见山”是一个常用汉语成语,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绕弯子。这个成语源于唐代文人禅宗大师慧能的讲法方式,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日常交流和写作中。

一、成语出处与含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开门见山
拼音 kāi mén jiàn shān
出处 《坛经·行由品》:“若欲得见佛,但说‘如是我闻’。”后人引申为“开门见山”。
含义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用法 多用于描述表达方式直接、清晰。

二、成语故事来源

“开门见山”最早来源于佛教禅宗的思想。据传,唐代高僧慧能在南华寺讲法时,主张修行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反对繁琐的仪式和迂回的表达。他提倡“不立文字”,强调直接领悟佛法,而不是通过复杂的语言去解释。

后来,人们将这种“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比喻为“开门见山”,即打开门就看见山,无需绕路,形象地表达了说话或写作应简洁明了。

三、现代应用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开门见山”不仅用于文学创作,也常用于工作汇报、演讲、谈判等场合。它强调的是效率与清晰度,避免不必要的铺垫和绕弯。

应用场景 示例
工作汇报 “我先说重点:项目延期的原因是供应商未能按时交货。”
写作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环境保护,我们从现状入手,直接分析问题。”
谈判 “我们开门见山,价格方面我们可以再商量。”

四、总结

“开门见山”这一成语源自禅宗思想,强调表达的直接性和效率。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常见,在现代生活中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无论是写作、说话还是做事,学会“开门见山”,都能提高沟通的清晰度和效率。

原创内容说明:本文基于传统成语背景进行合理扩展,结合历史出处与现代应用,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结构,力求自然流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