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不暇是什么意思】“自顾不暇”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自己都顾不过来,没有能力再去照顾别人或处理其他事情。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自身困难时,无法帮助他人或分担责任。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自顾不暇 |
| 拼音 | zì gù bù xiá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治,若无纲纪,虽有贤才,犹自顾不暇。” |
| 释义 | 自己都顾不过来,没有能力再照顾别人或处理其他事务。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因自身问题而无力帮助他人。 |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无暇顾及、自顾不暇 |
| 反义词 | 能力出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工作压力大 | “他最近工作太忙,自顾不暇,根本没时间帮同事解决问题。” |
| 家庭困难 | “家里出了事,她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去关心别人。” |
| 国家危机 | “国家正处于动荡时期,政府自顾不暇,难以支援其他国家。” |
三、常见误用
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自顾不暇”是“只顾自己”的意思,其实它的重点在于“顾不过来”,强调的是由于自身困境而无法兼顾他人。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合适。
四、总结
“自顾不暇”是一个表达自身难保、无力助人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困境中无法分身帮助他人的情况。了解其含义和正确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