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温怎么计算】积温是农业气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用于评估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热量条件。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日平均气温超过某一作物生长所需最低温度(称为生物学下限)的累积温度值。积温的计算对于指导农作物种植、品种选择和农事安排具有重要意义。
一、积温的基本概念
积温通常以“℃·天”为单位,表示在特定时间段内,每天的平均气温与生物学下限之间的差值之和。例如,若某地某日的平均气温为15℃,而该作物的生物学下限为10℃,则当天的积温为5℃·天。
二、积温的计算方法
1. 确定生物学下限温度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生长温度需求,一般通过实验或历史数据确定其生物学下限温度(如水稻为10℃,玉米为12℃等)。
2. 获取每日气温数据
需要收集该地区连续多日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
3. 计算每日积温
每日积温 = 当日平均气温 - 生物学下限温度
若当日平均气温低于生物学下限,则当日积温为0。
4. 累加计算总积温
将各日的积温相加,得到某一时间段内的总积温。
三、积温的用途
- 指导播种时间:根据作物所需积温确定最佳播种期。
- 品种选择:不同品种对积温的需求不同,选择适合当地积温条件的品种。
- 预测产量:积温充足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 灾害预警:积温异常可能预示气候异常,影响农业生产。
四、积温计算示例(表格)
| 日期 | 日平均气温(℃) | 生物学下限(℃) | 当日积温(℃·天) | 累计积温(℃·天) |
| 2025-03-01 | 8 | 10 | 0 | 0 |
| 2025-03-02 | 12 | 10 | 2 | 2 |
| 2025-03-03 | 14 | 10 | 4 | 6 |
| 2025-03-04 | 9 | 10 | 0 | 6 |
| 2025-03-05 | 13 | 10 | 3 | 9 |
| 2025-03-06 | 15 | 10 | 5 | 14 |
五、注意事项
- 积温计算应基于实际观测数据,避免使用估算值。
- 不同作物的生物学下限温度不同,需根据具体作物进行调整。
- 积温仅反映热量条件,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农业气象指标(如降水、光照等)。
通过合理计算和应用积温,可以更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