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过而不及是什么意思

2025-11-07 14:15:55

问题描述:

过而不及是什么意思,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7 14:15:55

过而不及是什么意思】“过而不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做事或表达时,偏离了适度的界限,要么做得太过分,要么做得不够,结果都不理想。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中庸之道”,即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能走极端。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过而不及
拼音 guò ér bù jí
出处 《论语·先进》:“子曰:‘过犹不及。’”
含义 做事或说话超过适当的限度,或者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都属于“过而不及”。
用法 多用于批评行为或言论过于极端,缺乏平衡。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过而不及”最早出自《论语·先进》篇,孔子说:“过犹不及。”意思是“过分和不够是一样的不好”。后来,“过而不及”成为固定搭配,用来形容做事不恰当、不符合中道的情况。

在古代儒家思想中,“中庸”被视为最高道德标准,追求的是适度、平衡,避免走向极端。因此,“过而不及”不仅是对行为的评价,也反映了儒家的哲学理念。

三、常见用法与例句

用法 例句
批评行为过度 他太急于求成,反而显得浮躁,这是典型的“过而不及”。
表达观点不准确 他对问题的看法过于片面,没有全面分析,也是一种“过而不及”。
描述做事态度 做事不能太激进也不能太保守,要掌握好“过而不及”的尺度。

四、与相近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过而不及”的区别
适得其反 结果与预期相反 更强调结果的负面性
矫枉过正 纠正错误时超过了合理范围 强调纠正过程中的偏差
不温不火 表现恰到好处 与“过而不及”形成对比,强调中庸

五、总结

“过而不及”强调的是做事要讲究分寸,不能偏激也不能不足。它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处世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理性、平衡的态度,都是避免“过而不及”的关键。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儒家思想,可参考《论语》等经典文献,从中汲取更多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