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章是指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公章”这个词,尤其是在涉及合同、文件签署、公司事务等场合。那么,“公章是指什么”?下面将从定义、用途、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公章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依法设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用于代表单位对外正式发文、签署合同、证明文件等。它不仅是单位身份的象征,也是法律行为的重要凭证。
1. 定义:公章是单位依法刻制并备案的印章,具有法律效力。
2. 用途:用于正式文件、合同、证明、公文等。
3. 管理:由单位指定专人保管,使用需登记备案。
4. 法律效力:加盖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未经许可不得随意使用或伪造。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公章 |
| 定义 | 单位依法设立并备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印章 |
| 用途 | 用于正式文件、合同、证明、公文等 |
| 使用主体 |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 |
| 管理方式 | 由单位指定专人保管,使用需登记备案 |
| 法律效力 | 加盖公章的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 |
| 禁止行为 | 伪造、变造、非法使用公章 |
三、注意事项
- 公章是单位的重要象征,必须妥善保管,防止被盗用或滥用。
- 使用公章前应核实文件内容,确保合法合规。
- 如发现公章遗失或被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申请补办。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公章是指什么”并不复杂,但其作用和重要性不容忽视。正确理解和使用公章,有助于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