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摘抄加点评】《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通过主人公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经历,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与人性的弱点。以下是对书中部分精彩片段的摘抄及个人点评。
一、
本书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这些国家看似荒诞,实则映射了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作者以夸张的手法对政治、宗教、科学、道德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讽刺。
二、摘抄与点评表
| 段落摘抄 | 原文出处 | 点评 | 
| “我看见他们用一根细线把我的头发系在一根木桩上。” | 第一卷:小人国 | 格列佛被俘后,被小人国的居民用一根细线绑住头发,象征着人类在权力面前的渺小与无助。这一情节讽刺了人类对权力的盲目崇拜。 | 
| “他们的身高不过六英寸,但他们的智慧和野心却远超常人。” | 第一卷:小人国 | 小人国的人虽小,却有着极大的野心和政治斗争,反映出现实中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与虚伪。 | 
| “我看到一个巨人,他的身体比我的船还要高。” | 第二卷:大人国 | 大人国的巨人身形巨大,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对“强大”的误解。 | 
| “他们认为我们是野蛮人,因为他们从未见过真正的文明。” | 第二卷:大人国 | 这句话揭示了文化偏见的问题,也暗示了“文明”本身可能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 
| “他们只关心数学和音乐,而忽视了情感与道德。” | 第三卷:飞岛国 | 飞岛国的居民沉迷于抽象科学,忽略了人性与情感,讽刺了过度理性化社会的弊端。 | 
| “他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友谊。” | 第三卷:飞岛国 | 飞岛国居民的冷漠与疏离,反映了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精神空虚。 | 
| “我在这里找到了一种真正理性的社会,没有谎言、没有欺骗。” | 第四卷:慧骃国 | 慧骃国是一个由理性马统治的社会,对比之下,人类显得愚昧、虚伪。这是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设想,也是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批判。 | 
|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属于人类。” | 第四卷:慧骃国 | 格列佛在慧骃国的经历让他重新审视人类的本质,表现出他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否定。 | 
三、总结
《格列佛游记》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冒险小说,更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讽刺作品。通过格列佛的视角,读者得以从不同角度审视人类社会的缺陷与矛盾。无论是小人国的政治阴谋、大人国的盲目崇拜、飞岛国的理性狂热,还是慧骃国的理想社会,都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这本书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与进步的同时,不应忽视人性与道德的价值。它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映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