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志扶智指什么】“扶志扶智”是近年来在扶贫工作中提出的重要理念,旨在通过精神激励和能力提升,帮助贫困群体摆脱思想上的“贫困”,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一概念强调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扶持,更是对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和技能能力的全面支持。
一、扶志与扶智的定义
| 项目 | 含义 | 目的 |
| 扶志 | 指通过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等方式,激发贫困人口的奋斗意识和自信心,改变“等靠要”的消极心态 | 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自我发展意愿 |
| 扶智 | 指通过教育、培训、技术传授等方式,提高贫困人口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 |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二、扶志扶智的重要性
1. 解决“思想贫困”问题
许多贫困地区的群众长期处于“等、靠、要”的思想状态,缺乏主动脱贫的动力。通过“扶志”,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内在驱动力。
2. 提升“能力贫困”问题
贫困人口往往因教育水平低、技能不足而难以找到稳定工作或创业机会。“扶智”则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实现自我发展。
3. 促进可持续发展
“扶志扶智”不是短期的救济,而是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引导,让贫困群体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信心,真正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三、实际应用案例
| 地区 | 措施 | 成效 |
| 贵州某县 | 开展“励志讲堂”,邀请成功人士分享脱贫经历 | 群众参与积极性提高,主动寻求发展机会 |
| 四川某村 | 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推广高效种植模式 | 农民收入显著增加,部分人自主创业 |
| 云南某地 | 设立“乡村夜校”,提供基础教育和法律知识 | 居民素质提升,矛盾纠纷减少 |
四、总结
“扶志扶智”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帮扶,更注重精神和能力的提升。只有将“扶志”与“扶智”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推动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通过思想引导和能力培养,让更多人走出“贫困陷阱”,走向自立自强的道路,才是扶贫工作的最终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