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资料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杜甫的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关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被誉为“诗史”。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一、杜甫生平简介
| 项目 | 内容 |
| 出生年份 | 712年 |
| 去世年份 | 770年 |
| 字 | 子美 |
| 号 | 少陵野老 |
| 籍贯 | 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 |
| 家庭背景 | 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 |
| 生活时期 | 盛唐至中唐过渡期 |
| 主要成就 | 诗歌创作、现实主义风格、社会批判精神 |
二、杜甫的主要经历
杜甫一生历经坎坷,早年游历四方,中年仕途不顺,晚年漂泊流离。他的生活轨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青年时期(720年代—740年代):游历江南、齐鲁等地,广泛接触社会现实。
- 中年时期(740年代—755年):入仕为官,但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
- 安史之乱期间(755年—763年):亲身经历战乱,写下大量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 晚年漂泊(763年—770年):辗转西南,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
三、杜甫的诗歌风格与影响
杜甫的诗歌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内容涉及政治、战争、民生、自然等多个方面。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社会的真实面貌。其代表作包括《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三吏》《三别》等。
杜甫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为“诗圣”,其作品成为研究唐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文献。他的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东亚文化圈中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四、杜甫主要作品简表
| 作品名称 | 类型 | 简要内容 |
| 《春望》 | 五言律诗 | 描写战乱中的春天景象,抒发忧国之情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古体诗 | 表达自己困苦生活的同时,关心天下寒士 |
| 《登高》 | 七言律诗 | 写景抒怀,情感深沉,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
| 《三吏》《三别》 | 叙事诗 | 记录战乱中百姓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
| 《兵车行》 | 叙事诗 | 揭露战争带来的灾难,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
五、总结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他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他的诗歌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历史的见证。他用笔墨记录时代,用情感打动人心,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杜甫的精神与作品至今仍激励着无数读者,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