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手不及的措是什么意思】“措手不及”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发生得非常突然,让人来不及应对。其中“措手”是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整体意义。
一、
“措手不及”中的“措”字,本义为“安置、安排”,引申为“处理、应付”。因此,“措手”可以理解为“动手、行动”的意思。“不及”则是“来不及”的意思。合起来,“措手不及”就是“连动手应对都来不及”,形容事情发生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比如突如其来的变故、紧急的状况等。
二、表格解析
| 汉字 | 拼音 | 基本含义 | 引申含义 | 在成语中的意思 |
| 措 | cuò | 安置、安排 | 处理、应付 | 表示“动手、行动” |
| 手 | shǒu | 手、动作 | 动作、行为 | 表示“动手、采取措施” |
| 不 | bù | 否定、不 | 不及 | 表示“没有来得及” |
| 及 | jí | 达到、赶上 | 赶上、达到 | 表示“来得及”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例句1:他接到通知时,正准备出门,真是措手不及。
- 例句2:公司突然裁员,员工们措手不及,不知所措。
- 例句3:天气变化太快,我们措手不及,只好临时调整计划。
四、拓展知识
“措手不及”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意是“没有时间来应对”,后来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成语。
此外,类似的成语还有“猝不及防”、“始料未及”等,都表示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让人无法提前准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措手不及”中的“措”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措辞”或“措施”,而是指“处理、应对”的动作。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使用和理解这个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