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腰潘鬓的意思是什么】“沈腰潘鬓”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男子体态消瘦、头发稀疏,多用于赞美文人雅士的风骨与才情。这个成语源自南北朝时期两位著名的文人——沈约和潘岳。
一、成语来源
- 沈腰:出自南朝文学家沈约。据《梁书·沈约传》记载,沈约因长期操劳国事,身体虚弱,腰围明显变细,故有“沈腰”之称。
- 潘鬓:出自西晋文学家潘岳(字安仁)。他年轻时风度翩翩,容貌俊美,但随着年岁增长,鬓发渐白,因此被称为“潘鬓”。
两人皆为才华横溢的文人,虽体弱多病,却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后人将“沈腰潘鬓”连用,既是对他们体态的描写,也是对他们文采的赞美。
二、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沈腰潘鬓 |
拼音 | shěn yāo pān bìn |
出处 | 《梁书·沈约传》、《晋书·潘岳传》 |
本义 | 形容男子体瘦发稀,多用于文人 |
引申义 | 赞美文人风骨、才情与清瘦形象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形容文人风姿 |
三、成语用法举例
1. 古诗引用
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沈腰潘鬓消磨尽,只有新诗得一吟。”表达了对昔日风流才子的怀念。
2. 现代使用
现代人也常用此成语来形容某人虽体弱,但才华横溢,如:“他虽沈腰潘鬓,却文采斐然。”
四、总结
“沈腰潘鬓”不仅是一个描述外貌的成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文人的气质与精神。它体现了古人对才学与风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坚韧与优雅。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历与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中的意象,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