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介亭杂文名字由来】鲁迅先生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是其文学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部杂文集的名字“且介亭”源于鲁迅对当时社会环境和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与讽刺表达。了解“且介亭”这一名称的由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思想与创作背景。
一、
“且介亭”是鲁迅在1937年出版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的标题。该书收录了鲁迅在1934年至1936年间所写的杂文。关于“且介亭”的来源,鲁迅本人并未明确解释,但后人根据他的文章和语境进行了多种推测。
“且介”二字,字面意思是“中间的、夹缝中的”,也有人认为是“半租界”的谐音。鲁迅当时居住在上海的租界地区,生活在一个被列强控制的半殖民地环境中。他用“且介亭”来比喻自己所处的尴尬地位——既不属于旧社会,也不完全属于新世界,处于一种夹缝之中。
因此,“且介亭”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地点名称,更是一种象征,反映了鲁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态度以及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讽刺。
二、表格:且介亭杂文名字由来解析
项目 | 内容 |
杂文集名称 | 《且介亭杂文》 |
出版时间 | 1937年 |
作者 | 鲁迅(周树人) |
收录文章时间 | 1934年—1936年 |
名称来源 | “且介”意为“中间的、夹缝中的”,或“半租界”的谐音 |
背景解释 | 鲁迅当时居住于上海租界,处于半殖民地状态,生活处境尴尬 |
意义象征 | 反映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讽刺 |
作者未明说 | 鲁迅未直接解释“且介亭”含义,后人多从语境推断 |
文学价值 | 体现鲁迅杂文风格,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和思想深度 |
三、结语
《且介亭杂文》不仅是鲁迅杂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其思想演变和社会批判精神的重要资料。“且介亭”这一名称虽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