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不仁是什麽意思】“麻木不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对事物缺乏敏感或反应迟钝,尤其是在情感、道德或外界刺激方面表现得漠不关心。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庄子》,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人的心理状态或行为表现。
一、
“麻木不仁”字面意思是“感觉失去,没有知觉”,引申为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缺乏同情心或责任感。它常用于批评那些对他人痛苦、社会问题或道德责任表现出冷漠态度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麻木不仁”可以指身体上的麻木(如因神经损伤导致的失去触觉),但更常见的是用作比喻,形容人的精神或情感上的冷淡。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麻木不仁 |
| 拼音 | má mù bù rén |
| 出处 | 《庄子·齐物论》 |
| 字面意思 | 没有感觉,不知疼痛 |
| 引申含义 | 对事物反应迟钝,缺乏情感或道德感 |
| 常见用法 | 批评某人对他人苦难或社会问题漠不关心 |
| 近义词 | 冷血、无情、无动于衷 |
| 反义词 | 敏感、热心、同情、有情 |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的情感冷漠、道德缺失或对事件反应迟钝 |
| 示例句子 | 他对别人的困难视而不见,真是麻木不仁。 |
三、结语
“麻木不仁”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对人性的一种反思。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对他人和世界的敏感与关怀,是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避免成为“麻木不仁”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