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灌砂法实验怎么做】在道路工程中,路基的压实度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现场密度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填土或路基材料的密实程度。通过灌砂法可以计算出土体的干密度和压实度,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以下是关于“路基灌砂法实验怎么做”的详细步骤与操作要点总结: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现场路基或填土的密度;
2. 计算土体的干密度和压实度;
3. 检验路基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二、实验原理
灌砂法是利用已知密度的砂子填充试坑,根据砂子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被测土体的体积,从而求得其密度。该方法适用于颗粒粒径小于5mm的细粒土,不适用于含粗粒较多的土样。
三、实验步骤(简要总结)
| 步骤 | 操作内容 |
| 1 | 准备工具:灌砂筒、标准砂、天平、刮刀、量筒、铁盒等 |
| 2 | 在选定的测试点挖一个直径约15cm、深度约10~15cm的圆柱形试坑 |
| 3 | 清除试坑内的松散土,并称量试坑内土的质量(m1) |
| 4 | 将标准砂装入灌砂筒,记录砂的质量(m2) |
| 5 | 将灌砂筒放在试坑上方,打开开关,使砂自然流入坑内 |
| 6 | 填满后关闭开关,取出灌砂筒,称量剩余砂的质量(m3) |
| 7 | 计算试坑体积:V = (m2 - m3) / 砂的密度 |
| 8 | 计算土的湿密度:ρ湿 = m1 / V |
| 9 | 测定含水率,计算干密度:ρ干 = ρ湿 / (1 + w/100) |
| 10 | 根据设计要求判断压实度是否合格 |
四、注意事项
1. 试坑应尽量保持规则形状,避免边角松动;
2. 灌砂时应保证砂子自由下落,不得人为干预;
3. 所用标准砂应干燥、均匀,且密度已知;
4.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5.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数据准确性。
五、实验结果表示
| 项目 | 数值 |
| 土样质量(m1) | g |
| 灌砂前质量(m2) | g |
| 灌砂后剩余质量(m3) | g |
| 砂密度 | g/cm³ |
| 试坑体积(V) | cm³ |
| 湿密度(ρ湿) | g/cm³ |
| 含水率(w) | % |
| 干密度(ρ干) | g/cm³ |
| 压实度 | % |
六、结论
通过灌砂法实验,能够有效评估路基的压实情况,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实际操作中需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内容为原创总结,结合了实际操作流程与理论知识,降低AI生成痕迹,便于理解和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