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老子道德经全文

2025-11-21 11:50:08

问题描述:

老子道德经全文,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1 11:50:08

老子道德经全文】《老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所著。全书共81章,分为《道经》37章和《德经》44章,内容涵盖哲学、政治、人生等多个层面,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

《道德经》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核心思想围绕“道”与“德”展开:

- 道:宇宙的根本规律,无形无相,生养万物。

- 德:人应遵循“道”的原则,体现内在的修养与行为准则。

书中通过对比、辩证的方式,探讨了“有”与“无”、“强”与“弱”、“智”与“愚”等对立统一的关系,提倡顺应自然、谦逊柔弱、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

二、章节概要(表格)

章号 核心思想 主要观点
1 道的不可名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道与德的关系 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推崇自然之道
3 贵以贱为本 提出“大邦以下小邦,则天下归之”
4 道的本质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虚而不竭
5 天地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6 容易的根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7 圣人无私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8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9 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0 治国之道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11 无用之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12 去彼取此 “五色令人目盲”
13 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14 视之不见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15 古之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16 致虚极守静笃 “致虚极,守静笃”
17 太上,不知有之 “太上,不知有之”
18 失道而后德 “大道废,有仁义”
19 绝巧弃利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0 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21 道之为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22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
23 希言自然 “希言自然”
24 企者不立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25 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6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7 善行无辙迹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28 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白,守其黑”
29 将欲取天下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30 兵强则灭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31 兵者不祥之器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32 道常无名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33 知人者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4 大道泛兮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35 乐与饵 “乐与饵,过客止”
36 将欲歙之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37 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三、结语

《老子道德经》不仅是古代哲学的瑰宝,更是现代人修身养性、处世待人的智慧源泉。它倡导的“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等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道德经》,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