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有完卵的意思是什么】“安有完卵”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中的典故。原句为:“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后人引申出“安有完卵”的说法,用来比喻在某种危险或灾难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所有人都会受到牵连。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安有完卵 |
| 拼音 | ān yǒu wán luǎn |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 释义 | 比喻在危机或灾难中,没有人能幸免于难,所有人都会受到牵连。 |
| 近义词 | 祸不单行、同舟共济、唇亡齿寒 |
| 反义词 | 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
二、成语来源与背景
“安有完卵”最早出自《左传》,讲述的是晋国和虞国之间的故事。晋献公为了攻占虢国,向虞国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也会跟着被灭。”后来果然如此,虞国也遭到了晋国的侵略。于是人们用“安有完卵”来形容这种“唇亡齿寒”的关系。
三、现代用法与举例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企业危机 | 公司经营困难,员工工资迟迟未发,大家都明白“安有完卵”,没人能独善其身。 |
| 政治局势 | 国家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大家都知道“安有完卵”,谁也逃不过这场风暴。 |
| 社会事件 | 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让整个社区陷入混乱,居民们感叹“安有完卵”。 |
四、总结
“安有完卵”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中群体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理解。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重大变故时,个人往往无法完全独立于整体之外。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应意识到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应对挑战。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安有完卵”不仅具有历史渊源,也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形象化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