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是什么意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或履行某种责任,即使面临极大的危险和困难,也毫不犹豫、毫无怨言地去承担。这个成语表达了极高的勇气、忠诚和决心。
一、成语含义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 拼音 | fù tāng dǎo huǒ zài suǒ bù cí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士之有志者,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
| 字面意思 | 赴:前往;汤:滚水;蹈:踩;火:烈火。意思是即使跳进滚水、踩进烈火,也毫不退缩。 |
| 引申意义 | 形容人面对危险、艰难、痛苦时,依然勇敢前行,不惧牺牲。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赞扬英雄人物、战士、消防员等在危急时刻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 |
| 近义词 | 义无反顾、奋不顾身、勇往直前 |
| 反义词 | 畏首畏尾、胆小怕事、临阵脱逃 |
二、成语用法示例
1. 他为了救落水儿童,毫不犹豫地跳入河中,真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2. 作为一名警察,保护人民安全是职责所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3. 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最终为国捐躯。
三、文化背景与现实意义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忠义”“勇敢”“奉献”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这种精神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抢险救灾、保卫国家、维护社会正义等关键时刻。
无论是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还是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的行为都诠释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深刻内涵。
四、结语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成语,它承载着一种信念和担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虽然不一定面临真正的“汤”和“火”,但面对困难、挑战和责任时,保持这份勇气和决心,同样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精神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