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在文言文中,“俱”是一个常见的虚词,常用于表示“都、全、一起”的意思。它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掌握其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以下是对“俱”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意思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加以归纳。
一、
“俱”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
1. 都、全部:表示多个事物或人物同时存在或发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
2. 一起、共同:表示动作或状态是多个主体共同完成或经历的。
3. 俱备、齐全:表示某种事物具备或齐全,常用于描述条件或状态。
4. 俱亡、俱死:表示一同死亡或消亡,多用于描述悲剧性场景。
在实际使用中,“俱”常出现在句子的谓语部分或状语部分,起到强调整体性的作用。此外,它也常与“皆”“并”等词连用,加强语气。
二、表格总结
| 词语 | 含义 | 例句 | 释义 |
| 俱 | 都、全部 |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俱”表示“都”,指所有情况或人。 |
| 俱 | 一起、共同 |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此句无“俱”,但如“朋友俱至”则为“一起到来”。) | 表示多个主体共同行动或出现。 |
| 俱 | 具备、齐全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沛公欲何言?’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 “俱”在此处可能指“都具备”或“齐全”。 |
| 俱 | 一同死亡 | 《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注:此处无“俱”,但如“俱死于江”则为“一同死去”。) | 多用于描写悲剧结局,如“俱亡”“俱死”。 |
三、结语
“俱”作为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具有丰富的语义和多样的用法。在阅读古文时,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俱”的含义,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无论是表示“都”“一起”,还是“俱备”“俱亡”,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判断。希望本文对学习文言文的朋友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