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骜不驯的典故是什么呀】“桀骜不驯”是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人性格倔强、不服从管教、难以驯服。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古代文献,背后有一个历史人物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一、成语来源与典故
“桀骜不驯”中的“桀”和“骜”分别指代两个人,分别是夏朝末代君主桀和商朝末代君主纣,但“桀骜”一词更多是指“桀”和“骜”两人的性格特征。其中,“桀”指的是夏桀,而“骜”则可能是指商纣王或另一个人物,但更常见的是将“桀骜”连用,形容人性格刚烈、不服从。
在《史记·殷本纪》中提到:“纣王……性情暴虐,好酒淫乐,嬖宠妲己,诛杀忠良,民怨沸腾。”这说明纣王的性格非常专横、任性,属于“桀骜不驯”的典型代表。
而“不驯”则是指不顺从、不听劝告、不守规矩。因此,“桀骜不驯”整体意思是:像夏桀和商纣那样的人,性格刚烈、不服从、难以驯服。
二、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桀 | 夏朝末代君主,以暴虐著称 |
| 骜 | 通“傲”,意为傲慢、倔强 |
| 不驯 | 不服从、不驯服 |
三、成语用法与示例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性格倔强、不愿受约束。
- 示例:
- 他从小性格桀骜不驯,老师也很难管教。
- 这个员工虽然能力出众,但桀骜不驯,公司一直不敢重用他。
四、总结
“桀骜不驯”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源自对古代暴君性格的描述,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性格顽固、不服从、难以管教。在现代使用中,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服从管理、个性强烈的人。
| 成语 | 桀骜不驯 |
| 出处 | 古代文献,如《史记》 |
| 含义 | 性格倔强、不服从、难以驯服 |
| 用法 | 形容人性格顽固、不服从 |
| 示例 | 他从小桀骜不驯,老师也难管教 |
如果你还想了解其他成语的典故,欢迎继续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