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吕不韦有关的一句成语是什么】吕不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商人,也是秦始皇的丞相。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化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与他相关的一句成语,便是“一字千金”。
一、总结
“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源自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的故事。当时,他为了提高这部著作的影响力,将书稿公布于市,并悬赏谁能改动一个字,就赏赐千金。最终无人能改,因此留下“一字千金”的典故。这句成语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极其精炼、价值极高。
以下是关于“一字千金”与吕不韦的详细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一字千金 |
| 出处 | 《史记·吕不韦列传》 |
| 主人公 | 吕不韦 |
| 故事背景 | 编纂《吕氏春秋》,悬赏改一字者千金 |
| 成语含义 | 形容文字精炼、价值极高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赞美文章、书法等艺术作品的价值 |
二、故事来源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在担任秦国丞相期间,召集门客编撰了一部名为《吕氏春秋》的书籍。这部书集各家学说于一体,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为增强其权威性,吕不韦将书稿张贴在城门上,并宣布:“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意思是:谁要是能改动一个字,就赏给他一千两黄金。
结果,整整一个月过去,没有人能够改动一个字。于是,这部书便以“一字千金”的美名流传后世。
三、成语解析
- 一字:指一个字。
- 千金:形容极高的价值。
- 整体含义:表示一个字的价值胜过千金,比喻文章、语言极为精炼、珍贵。
四、延伸意义
“一字千金”不仅是对文字价值的肯定,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语言艺术的追求。吕不韦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吕氏春秋》的声誉,也展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文化的重视。
五、结语
“一字千金”这一成语,虽源于吕不韦的故事,但早已成为中华文化中衡量文字价值的重要标准。它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严谨态度,也展示了吕不韦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远见卓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