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遣冯唐典故】“何日遣冯唐”出自唐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名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然而,这句诗背后其实暗含了对历史人物冯唐的引用。实际上,“何日遣冯唐”这一说法源于汉代的典故,用以表达对贤才被重用的渴望。
一、典故来源
“何日遣冯唐”最早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故事讲的是汉文帝时期,魏尚因战功卓著却被削职,原因在于他上报的战果多报了六颗首级。冯唐直言进谏,认为应宽恕有功之人,不应因小过而弃大功。文帝听后深感惭愧,于是派冯唐去赦免魏尚,并重新任命他为云中郡太守。
后人常借用“遣冯唐”来比喻朝廷重用贤才,或希望有像冯唐这样敢于进谏、公正无私的人出现,为忠良之人鸣冤昭雪。
二、诗词中的运用
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遣冯唐”,但词中“何日遣冯唐”是后人根据此典故引申而来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抒发自己渴望被重用、施展抱负的心情。
三、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典故出处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
| 主要人物 | 冯唐、魏尚、汉文帝 |
| 典故内容 | 冯唐劝谏汉文帝宽恕魏尚,使其复职 |
| 后世意义 | 表达对贤才被重用的期望 |
| 文学引用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何日遣冯唐” |
| 延伸含义 | 希望有公正之人举荐人才,实现国家治理 |
四、结语
“何日遣冯唐”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一种对理想政治环境的向往。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时,需要有敢于直言的人;在用人方面,也应以才为本,不因小过而失大才。这种精神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