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不入是什么意思】“过门不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经过家门却不进去”。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事业上非常专注,甚至到了忽略个人生活、家庭责任的程度。它既可以表示一种敬业精神,也可以带有批评意味,视语境而定。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进去,比喻专心致志于某事,不顾个人生活或家庭事务 |
二、成语来源
“过门不入”最早出自《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这里讲的是大禹治水期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后来,“过门不入”被引申为对工作、事业极度投入的表现。
三、用法与含义
| 用法 | 含义 |
| 褒义 | 表示一个人勤奋敬业、无私奉献,为了工作或理想放弃个人生活 |
| 贬义 | 表示一个人过于执着于工作,忽视家庭和生活,可能显得冷漠或不近人情 |
四、常见语境举例
| 例子 | 解释 |
| 他为了项目连续几个月没回家,真是“过门不入” | 表扬其敬业精神 |
| 她总是加班到深夜,连家门都不进,让人觉得她太冷血 | 批评其忽视家庭 |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专心致志 |
| 反义词 | 沉溺享乐、顾家有责、家庭至上 |
六、总结
“过门不入”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既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的敬业精神,也可以用来批评其忽视家庭生活的态度。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褒贬色彩。无论哪种情况,它都反映了人们对工作与生活之间平衡的关注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