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木受绳则直的则的意思】“故木受绳则直”出自《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这句话的意思是:木材经过墨线校正就会变直,金属靠近磨刀石就会变得锋利。其中,“则”字在句中起到连接前后分句的作用,表示条件或结果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就”、“便”等意思。
一、
在“故木受绳则直”这一句中,“则”是一个典型的文言虚词,常用于表示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它的基本含义是“就”、“便”,即表示某种条件成立后,自然会产生某种结果。
在该句中,“木受绳”是前提条件,“直”是结果,因此“则”在这里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连接作用,使句子结构更紧凑、逻辑更清晰。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出处 | 原文 | 含义 | 用法说明 |
| 则 | 《荀子·劝学》 | 故木受绳则直 | 表示条件或结果,意为“就”、“便” | 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条件满足后结果发生 |
三、拓展理解
“则”在古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虚词,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其含义也会有所变化。例如:
- 表示顺承关系: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里的“则”可理解为“就”。
- 表示转折关系:如“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的“则”有时也可表“却”。
- 表示判断关系: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相当于“是”。
在“故木受绳则直”中,“则”的使用较为典型,体现了文言文中常见的逻辑结构,即“如果……就……”。
四、结语
“故木受绳则直”中的“则”字,虽然简单,但在表达逻辑关系上起着关键作用。它不仅使句子结构更加严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了解“则”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文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