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考成语】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成语是语言运用和阅读理解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掌握常见的、高频的成语,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在作文和阅读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对高考语文常考成语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分类整理,便于考生系统复习。
一、常见易混成语(辨析类)
| 成语 | 含义 | 常见误用 |
| 望文生义 | 按字面意思去理解成语 | 把“不刊之论”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 |
| 望其项背 | 看得见别人的背影,比喻可以赶上 | 多用于否定句,如“难以望其项背” |
| 耳提面命 | 当面教导,形容恳切地教导 | 不可用于贬义或不当语境 |
| 七月流火 | 夏天的火星西沉,天气转凉 | 常被误解为“天气炎热” |
| 空穴来风 |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 常被误用为“毫无根据”的意思 |
二、高频使用成语(常用类)
| 成语 | 含义 | 使用场景 |
| 首当其冲 | 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 常用于描述事件中的第一受害者 |
| 无与伦比 | 没有能相比的 | 多用于赞美或强调独特性 |
| 举足轻重 | 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 多用于人或事物的重要性 |
| 一针见血 | 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 常用于批评或评价 |
| 惨淡经营 | 辛苦经营 | 多用于企业、项目等长期努力 |
三、感情色彩需注意的成语(褒贬类)
| 成语 | 褒义/贬义 | 注意点 |
| 侃侃而谈 | 褒义 | 表示从容不迫地讲话 |
| 好高骛远 | 贬义 | 指追求过高的目标,不切实际 |
| 画蛇添足 | 贬义 | 多余的动作反而坏事 |
| 滥竽充数 | 贬义 | 指没有本领的人冒充内行 |
| 狗尾续貂 | 贬义 | 比喻作品或行为质量低劣,前后不协调 |
四、常见搭配错误成语(语法类)
| 成语 | 正确搭配 | 错误搭配 |
| 任重道远 | 指责任重大 | “任重道远”不能单独作谓语 |
| 水落石出 | 事情真相大白 | “水落石出”不能用于比喻人 |
| 留待后学 | 保留给后来者 | “留待后学”多用于学术或知识传承 |
| 信手拈来 | 随便拿取 | “信手拈来”不能用于物品 |
| 蓬荜生辉 | 使对方感到荣幸 | “蓬荜生辉”不能用于自己 |
五、高考真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成语(历年高频)
| 成语 | 出现年份 | 典型例句 |
| 安之若素 | 2018、2020 | 面对困境,他依然安之若素 |
| 置之度外 | 2019、2021 | 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
| 无独有偶 | 2017、2022 | 这种现象并非无独有偶 |
| 恍然大悟 | 2016、2023 | 他听了这句话,恍然大悟 |
| 风声鹤唳 | 2020、2021 | 战争爆发后,百姓风声鹤唳 |
结语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精髓,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积累与理解,尤其要注意成语的含义、使用场合及感情色彩。通过系统的归纳和练习,能够有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文成绩。
建议考生结合真题演练、错题整理和日常阅读,逐步掌握这些高频成语,做到灵活运用、准确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