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丁内外艰是什么意思

2025-10-29 10:50:35

问题描述:

丁内外艰是什么意思,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10:50:35

丁内外艰是什么意思】“丁内外艰”是一个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家庭中遭遇重大变故,尤其是父母去世的情况。这个词语源于古代的丧礼制度和孝道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一、

“丁内外艰”是古代用来表示一个人因父母去世而经历的重大悲痛与责任。其中,“丁”意为遭遇、碰到;“内艰”指母亲去世,“外艰”指父亲去世。这一说法多见于古代文人或士大夫的仕途经历中,用以表明自己因家事而暂时退出官场或推迟仕途。

在古代,官员若遇父母去世,需辞官回乡守孝三年,称为“丁忧”。而“丁内外艰”则是指同时遭遇父母双亲去世的情况,属于更为严重的丧事。

二、表格说明

词语 含义 来源 使用场景 文化背景
遭遇、碰到 古代汉语 表示遭遇不幸 表达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
内艰 母亲去世 古代丧制 家庭遭遇母亲去世 古代重视母孝,母亲去世称为“内艰”
外艰 父亲去世 古代丧制 家庭遭遇父亲去世 父亲去世称为“外艰”,体现父权观念
丁内外艰 同时遭遇父母去世 古代文献 用于描述双重丧事 体现古代对家庭伦理的重视

三、历史与文化背景

“丁内外艰”最早见于《左传》《汉书》等古籍,是古代士人表达自身处境的一种方式。在科举制度下,许多士子在考取功名后,若家中发生丧事,便需请假回乡守孝,这被称为“丁忧”。

在明清时期,“丁内外艰”成为士大夫阶层中常见的说法,尤其是在朝廷官员中较为普遍。这种说法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孝道的高度重视。

四、现代意义

如今,“丁内外艰”已不再是日常用语,但在文学作品、历史研究或传统文化探讨中仍有其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的记录,更是中华文化中孝道观念的体现。

通过了解“丁内外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伦理结构和人生观,也能从中感受到古人面对家庭变故时的坚韧与责任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