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德”字常与“才”、“行”、“政”等字搭配,形成许多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也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格、行为和治国之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含有“德”字的成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常见含“德”的成语汇总
|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 德高望重 | 品德高尚,声望极高 | 多用于形容年长或有威望的人 |
| 德才兼备 | 既有好的品德,又有才能 | 多用于评价人才 |
| 德不配位 | 品德与地位不相称 | 常用于批评居高位者无德 |
| 仁至义尽 | 表达了最大的仁爱和道义 | 虽不含“德”,但常与“德”相关联 |
| 恩德如山 | 感恩之情深厚如山 | 表达对他人的感激 |
| 以德报怨 | 用道德感化敌人或仇人 | 出自《论语》 |
| 道德文章 | 指有道德修养的文章 | 多用于称赞文人 |
| 修德积善 | 修养品德,积累善行 | 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
| 民心所向 | 人民的意愿和支持 | 虽不直接含“德”,但与“德政”有关 |
| 以德服人 | 用道德感化他人 | 体现儒家思想 |
二、总结
“德”在汉语中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核心,也是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上述成语多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德”的意义,包括个人品德、政治伦理以及人际交往中的道德准则。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并运用这些成语,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对他人或事物的评价与态度。
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德”的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