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什么

2025-11-24 01:22:11

问题描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什么,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4 01:22:11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什么】“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出自唐代韩愈《师说》一文,原文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在这段话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指的是李蟠广泛学习了儒家的六种经典著作及其注释。那么,“六艺”具体指什么?

一、总结

“六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六种基本学问,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是古代贵族子弟必须掌握的六门课程。在韩愈的语境中,“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的六种著作,即《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些经典不仅是古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士人学习和传承的重要依据。

二、表格展示

六艺名称 内容解释 简要说明
《诗》 《诗经》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反映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
《书》 《尚书》 古代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古至春秋时期的政治典章
《礼》 《礼记》 记载古代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是儒家礼教的核心
《易》 《周易》 占卜与哲学结合的经典,探讨宇宙变化与人生规律
《乐》 《乐经》 古代音乐理论与实践的书籍,现已失传
《春秋》 《春秋》 鲁国史书,孔子据以修订,体现儒家政治思想

三、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在后世的发展中,《乐经》逐渐失传,因此通常所说的“六艺”多以“五经”代替,即《诗》《书》《礼》《易》《春秋》。但在古代教育体系中,“六艺”是完整的概念,包括《乐》。此外,“经传”指的是对经典的注释和解释,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都是对《春秋》的注解。

综上所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古代儒家教育体系中的六种经典著作,它们是古代士人学习和修养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教育传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