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的典故是什么】“柳下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人,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以品德高尚、仁爱宽厚著称。他因“坐怀不乱”的故事而广为流传,成为后世推崇的道德楷模。他的事迹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的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文化中关于君子风范的重要象征。
一、柳下惠的典故总结
柳下惠,名展禽,字季,因封地在柳下(今山东新泰柳里),死后谥号“惠”,故世称“柳下惠”。他以德行著称,尤其以“坐怀不乱”的故事闻名于世。
传说有一次,一位女子在风雨中迷路,避雨到柳下惠家中。由于屋内无人,女子便与柳下惠同处一室。柳下惠始终端坐不动,保持端正态度,女子也未有失礼之举。此事被传为佳话,后人用“坐怀不乱”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诱惑时的克制与正直。
这一典故不仅展现了柳下惠的高洁品格,也成为后世文人修身养性的典范。
二、柳下惠典故关键信息表
| 项目 | 内容 |
| 名字 | 展禽,字季,谥号“惠” |
| 封地 | 柳下(今山东新泰柳里) |
| 身份 |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
| 典故名称 | 坐怀不乱 |
| 故事内容 | 女子避雨与柳下惠同室,柳下惠端坐不动,保持正直 |
| 体现精神 | 仁、礼、节、德 |
| 后世影响 | 成为君子道德的象征,常用于形容人品高尚 |
| 文化意义 | 代表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 |
三、结语
柳下惠的故事虽然简短,但其背后蕴含的道德力量却深远。他不仅是古代士人的典范,更是中华文化中“君子”形象的代表。通过“坐怀不乱”的典故,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精神追求——在诱惑面前坚守本心,在纷扰之中保持清白。这种精神至今仍对现代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