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闻达于诸侯原文介绍】“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的《出师表》。这是诸葛亮在北伐前写给刘禅的一篇奏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君主的忠心以及对自身责任的担当。其中“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句话,体现了诸葛亮淡泊名利、专心报国的精神。
在文章中,诸葛亮回顾了自己的出身和经历,提到自己原本只是“布衣”,并未追求名声与地位,而是隐居南阳,以耕读为生。他后来受到刘备的赏识,被任命为丞相,肩负起辅佐刘禅、匡扶汉室的重任。他在文中强调自己“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与责任感。
“不求闻达于诸侯”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达的一种人生态度,即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专注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诸葛亮个人的高尚情操,也反映了古代士大夫阶层重视道德修养、轻视权势名利的价值观。
原文内容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出师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 作者 | 诸葛亮 |
| 背景 | 诸葛亮北伐前,向刘禅上疏,表达忠诚与决心 |
| 原文句子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 含义 | 表示自己原本只是平民,不追求声名显赫,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 |
| 体现精神 | 淡泊名利、专注职责、忠诚报国 |
| 文化意义 | 展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人格与政治抱负 |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诸葛亮的内心世界和他的历史地位。他的这种精神,至今仍被后人所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