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有什么】在劳动法框架下,用人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是可以合法辞退员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辞退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将面临赔偿风险。以下是对可以辞退员工情形的总结。
一、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总结
1. 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员工在工作中出现严重违纪行为,如盗窃、打架、泄露商业机密等,且公司已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告知员工,此时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2. 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无法胜任
若员工因能力不足无法完成岗位职责,且公司已进行培训或调岗,仍无法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合同。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合同无法履行
如公司搬迁、业务调整、政策变化等,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
4. 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在医疗期结束后,若员工仍无法正常工作,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5. 经济性裁员
当企业因经营困难、结构调整等原因需要裁减人员时,可在满足法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经济性裁员,需提前通知工会和劳动者,并报备相关部门。
6. 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员工因犯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7. 员工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这种情形属于“兼职”问题,若影响本职工作,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合同。
二、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一览表
| 序号 | 可以辞退的情形 | 法律依据 | 备注 |
| 1 | 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需有明确制度并已告知员工 |
| 2 | 不能胜任工作 |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 需提供培训或调岗记录 |
| 3 |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 |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 需证明客观情况变化 |
| 4 | 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 |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 需有医疗证明 |
| 5 | 经济性裁员 | 《劳动合同法》第41条 | 需符合裁员条件并报备 |
| 6 | 被追究刑事责任 |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需有司法机关判决书 |
| 7 | 兼职影响本职工作 |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需提供证据证明影响 |
三、注意事项
- 辞退员工前,用人单位应确保程序合法,避免因程序不当引发法律纠纷。
- 员工若认为辞退不合法,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
- 企业在实施辞退行为时,建议保留相关证据,如书面警告、培训记录、医疗证明等。
总之,用人单位在合法范围内辞退员工是可行的,但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障员工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