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子胤俄详细资料】康熙皇帝共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第十子胤俄(又名胤䄉)是较为低调的一位。他在康熙朝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在清朝皇室中仍有一定的历史记载。以下是对胤俄的详细资料总结。
一、胤俄的基本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全名 | 爱新觉罗·胤俄(后改名爱新觉罗·胤䄉) |
| 生卒年 | 生于1682年,卒于1730年 |
| 生母 | 恭嫔温氏 |
| 康熙帝子嗣排行 | 第十子 |
| 封爵 | 多罗贝勒(后降为镇国公) |
| 所属旗籍 | 镶蓝旗 |
| 重要事件 | 参与九子夺嫡,但未成为核心人物 |
二、胤俄的成长经历
胤俄出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母为恭嫔温氏,地位不高。由于其母出身较低,胤俄在皇子中并不受重视。他自幼跟随父亲康熙帝学习政务和骑射,但并未表现出特别出众的能力。
在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斗争激烈,胤俄虽参与其中,但并未成为争夺皇位的核心人物。他的立场较为中立,因此在康熙去世后,并未受到雍正帝的严厉打压,但也未获得重用。
三、胤俄的政治生涯
- 早年表现:胤俄在康熙朝初期并无显著政绩,主要担任一些闲职。
- 参与夺嫡:虽然参与了九子夺嫡,但没有明确支持某一位皇子,属于观望派。
- 雍正时期:雍正继位后,胤俄被降爵为镇国公,失去了原有的封爵地位,但仍保有基本生活待遇。
- 晚年生活:胤俄在雍正十年(1732年)去世,享年50岁。
四、胤俄的历史评价
胤俄在清朝皇室中并非显赫人物,但作为康熙的儿子,他的存在反映了当时皇子之间的复杂关系。他既没有参与激烈的权力斗争,也没有在政治上取得显著成就,因此在历史记载中相对低调。
五、总结
胤俄作为康熙十子,虽无突出政绩,但在清代皇室中仍有一定代表性。他的经历体现了康熙晚期皇子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反映了雍正继位后对前朝皇子的处理方式。尽管他未能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但作为皇室成员之一,他的故事仍值得研究。
注:本文内容基于清史档案及官方记载整理,力求客观真实,避免AI生成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