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日是几月几号】国家宪法日是中国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而设立的重要纪念日。它不仅是法律宣传的重要节点,也是公民了解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的重要契机。
为了更好地普及宪法知识,以下是对国家宪法日相关背景信息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国家宪法日的基本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名称 | 国家宪法日 |
| 日期 | 每年12月4日 |
| 设立时间 | 2014年11月1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
| 设立目的 |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
| 主要活动 | 宪法宣传周、法律咨询、讲座、展览等 |
| 意义 | 提高公民宪法意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二、国家宪法日的由来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源于中国现行宪法的颁布。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四部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三、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1. 增强宪法意识:通过广泛宣传,让公众了解宪法的重要性,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 推进依法治国:宪法是法治的基础,设立宪法日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3. 提升公民责任感:引导公民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国家宪法日的活动形式
每年的国家宪法日,各地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包括:
- 宪法宣传周:集中开展宪法学习和宣传活动。
- 法律咨询: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 主题讲座:邀请法律专家讲解宪法知识。
- 校园普法:在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培养青少年法治观念。
五、结语
国家宪法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平台。通过了解宪法、学习宪法、践行宪法,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和受益者。让我们共同关注宪法,尊重法律,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