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燕然山铭全文解释

2025-11-04 11:58:29

问题描述:

燕然山铭全文解释,在线蹲一个救命答案,感谢!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4 11:58:29

燕然山铭全文解释】《燕然山铭》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班固所作的一篇碑文,记录了汉朝大将军窦宪北击匈奴的军事胜利。这篇铭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体现了汉代边塞文化的壮丽与豪迈。以下是对《燕然山铭》的全文解释,结合文字内容和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文章总结

《燕然山铭》是为纪念汉朝对匈奴的胜利而撰写的碑文,文字简练、气势恢宏,表达了对国家强盛、将士英勇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汉文化对边疆的治理理念。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开头说明事件背景,中间叙述战争经过,最后表达功绩与志向。

该铭文不仅是历史文献,更是文学作品,语言庄重,用典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燕然山铭》全文解释(节选)

> 原文节选:

> 唯永元元年秋九月,宪与车骑将军耿秉,逾昆仑,越沙漠,破北匈奴于燕然山。

> 纪功勒石,昭告万世。

> 惟汉之兴,虽有高祖,其功未显;至孝武皇帝,开疆拓土,威震四夷。

> 然后至于今,匈奴内乱,自相残杀,汉遂乘其衰,出师北伐,斩首七万余级,获马牛羊数十万头。

> 于是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汉之德泽,被于四海。

解释:

- “永元元年”:指东汉和帝刘肇的年号,即公元89年。

- “窦宪”:东汉时期的著名将领,曾率军北击匈奴。

- “燕然山”:位于今蒙古国境内,是汉军击败匈奴的重要战场。

- “纪功勒石”:在山上刻字记载战功。

- “高祖”:指汉高祖刘邦,开创汉朝。

- “孝武皇帝”:即汉武帝刘彻,是西汉时期对外扩张的代表人物。

- “匈奴内乱”:匈奴内部发生分裂,为汉朝提供了机会。

- “斩首七万余级”:表示汉军取得重大胜利。

- “漠南无王庭”:匈奴失去对漠南地区的控制。

三、《燕然山铭》全文解释表格

内容分类 具体内容 解释
背景时间 永元元年(公元89年) 东汉和帝时期,窦宪率军北伐匈奴
主要人物 窦宪、耿秉 汉军主将,指挥北击匈奴
战争地点 燕然山(今蒙古国) 汉军击败匈奴的关键战场
战争结果 斩首七万余级,获牲畜数十万 汉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文化意义 “纪功勒石” 在山石上刻字记录战功,彰显功业
历史评价 “汉之德泽,被于四海” 表达汉朝对边疆的治理与影响

四、结语

《燕然山铭》作为一篇历史与文学兼具的作品,不仅记录了汉朝对匈奴的胜利,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风貌。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汉民族的自信与力量,成为后世研究汉代边疆政策和军事历史的重要资料。

如需进一步了解《燕然山铭》的全文原文或相关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书·窦宪传》等史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